「生物精神病學:全球開放科學」(Biological Psychiatry: Global Open Science)期刊1日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,新冠疫情期間封鎖的壓力,使青少年大腦過早老化至少三至四年,此情況與面臨長期壓力及困難的兒童中所觀察到的變化相似。
第一作者、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特利布(Ian Gotlib)表示,這是首度針對疫情前後青少年大腦的物理結構掃描進行比較,並且記錄到顯著差異。
戈特利布說,研究員已知青少年的「憂鬱、焦慮、恐懼程度」比疫情前高,但對於大腦造成的影響仍未知,「我們認為可能會與早年逆境時發現的影響相似,只是沒想到影響會有多強烈。」
研究員比較128個兒童的磁振造影(MRI)掃描,一半在疫情第一年之前進行,一半在疫情第一年年末進行;研究發現,後者主管記憶的海馬迴以及主管情緒的杏仁體,都出現增長。研究舉例說,這相當一名16歲青少年的大腦已經19歲或20歲。
研究還發現在腦皮層參與執行功能的組織變薄,這些變化通常發生於正常青春期發展時期;但戈特利布指出,疫情似乎使這一過程加快了。
青少年大腦過早老化並非正向的發展,在新冠疫情以前,在受到長期童年壓力、創傷、虐待、疏忽的案例中曾觀察到這種現象,這些負面的童年經歷不僅使人更容易憂鬱、焦慮、成癮及發展出其他心理疾病,還會提高罹患癌症、糖尿病、心臟病及其他長期負面結果的風險。
疫情前的大腦影像來自戈特利布團隊八年前開始的研究,最初的目的是想更深入瞭解青少年憂鬱比率的性別差異,研究員每兩年替參與研究的兒童做MRI掃描,但2020年3月因疫情爆發使研究一度中斷。
研究中斷卻因此出現轉機,研究員轉向研究疫情對於兒童大腦物理結構及心理健康的影響。
戈特利布說,研究比較疫情前的16歲青少年組,以及疫情後另一組接受評估的16歲青少年;另外評估配對組別報告的心理健康症狀,結果發現經歷過疫情的組出現更多、更嚴重的焦慮、憂鬱等症狀。
戈特利布接受新聞網站Axios時說,「令人擔憂的是他們的抑鬱、焦慮和悲傷的比例更高。解決這個問題變得更加重要。」
更多世界日報報導
生活費最貴 紐約、新加坡第一 全美「3城市」進前10
相距不到約32公尺 海軍驅逐艦與登陸艦差點對撞
感恩節後 加州新冠確診、住院數激增
留言列表